發布時間:2011-02-01 09:00:43 中國物流與采購網

2011年1月份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CFLP)發布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為52.9%
2011年1月,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CFLP)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2.9%,比上月回落1.0個百分點。
從各分項指數來看,整體呈現有所回落態勢。同上月相比,采購量指數、進口指數、購進價格指數、原材料庫存指數有所上升,其中進口指數、購進價格指數升幅超過2個百分點;其余各指數均不同程度下降。其中生產指數、新出口訂單指數、積壓訂單指數、從業人員指數回落幅度較大,超過2個百分點,尤其以積壓訂單指數回落最為顯著,回落4.2個百分點。
本月20個行業中,以煙草制品業、飲料制造業、通用設備制造業為首的14個行業高于50%,為首的行業達到60%以上。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金屬制品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等6個行業低于50%。從產品類型看,原材料與能源類企業略低于50%;中間品、生活消費品和生產用制成品類企業高于50%。
針對1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調查情況,特約分析師張立群分析認為:“繼上年12月份以后,1月份PMI指數繼續回落,表明近期經濟回穩的趨勢還不明確,潛伏繼續回調的可能。新出口訂單指數回落,購進價格指數繼續提高,表明企業訂單減少而成本壓力加大,企業面對的困難比較大。綜合看當前經濟運行仍處于調整狀態,未來走勢還不夠明朗。”
新訂單指數基本平穩,略有回落。本月新訂單指數為54.9%,比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20個行業中,有12個行業高于50%,其中煙草制品業、飲料制造業、通用設備制造業、農副食品加工及食品制造業等行業較高,達到60%以上。化纖制造及橡膠塑料制品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等行業低于50%。從產品類型來看,原材料與能源類企業低于50%;中間品、生活消費品和生產用制成品類企業高于50%,其中生活消費品類企業最高,達到60%以上。
生產指數繼續回落。本月生產指數為55.3%,比上月回落2.2個百分點。20個行業中,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化纖制造及橡膠塑料制品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等7個行業低于50%;以煙草制品業、飲料制造業為首的13個行業高于50%,為首的行業高過70%。分產品類型來看,原材料與能源、中間品類企業低于50%;生活消費品和生產用制成品類企業高于50%,其中生活消費品類企業最高,達到60%以上。
進口指數上升,新出口訂單指數回落。本月進口指數為53.0%,比上月上升2.6個百分點。20個行業中,以金屬制品業、造紙印刷及文教體育用品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為首的15個行業高于50%,為首的行業達到60%以上;化纖制造及橡膠塑料制品業、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醫藥制造業、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業、服裝鞋帽制造及皮毛羽絨制品業低于50%。
本月新出口訂單指數為50.7%,比上月回落2.8個百分點。20個行業中,以飲料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服裝鞋帽制造及皮毛羽絨制品業為首的11個行業高于50%,為首的行業達到60%以上。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醫藥制造業等行業低于50%。從產品類型來看,原材料與能源和中間品類企業低于50%;生活消費品和生產用制成品企業高于50%。
從業人員指數下降明顯。本月從業人員指數為49.0%,比上月下降2.5個百分點。20個行業中,專用設備制造業、化纖制造及橡膠塑料制品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等10個行業高于50%,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醫藥制造業、金屬制品業等10個行業低于50%。從企業產品類型來看,原材料與能源、中間品、生活消費品類企業低于50%;生產用制成品類企業略高于50%。
購進價格指數反彈。本月購進價格指數為69.3%,比上月上升2.6個百分點。分行業來看,20個行業中,全部高于50%,其中以石油加工及煉焦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為首的10個行業達到70%以上,為首的行業高過80%。分區域來看,東、中、西部普遍較高,均接近70%。分產品類型來看,原材料與能源、中間品、生活消費品和生產用制成品類企業均高于60%,尤其以原材料與能源和中間品類企業為最高,達到70%以上。
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說明
制造業采購經理調查從全國制造業企業中抽取820家樣本企業,對企業采購經理進行月度問卷調查。
調查范圍涉及《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02)中制造業的28個行業大類,每個行業按其規模比重分配樣本企業。
調查問卷涉及生產量、新訂單、出口訂貨、現有訂貨、產成品庫存、采購量、進口、購進價格、原材料庫存、從業人員、供應商配送時間等11個問題。對每個問題分別計算擴散指數,即正向回答的企業個數百分比加上回答不變的百分比的一半。
PMI是一個綜合指數,由5個擴散指數(分類指數)加權計算而成。5個分類指數及其權數是依據其對經濟的先行影響程度確定的。具體包括:新訂單指數,權數為30%;生產量指數,權數為25%;從業人員指數,權數為20%;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權數為15%;原材料庫存指數,權數為10%。
PMI是國際上通行的宏觀經濟監測指標體系之一,對國家經濟活動的監測和預測具有重要作用。通常以50%作為經濟強弱的分界點,PMI高于50%,反映制造業經濟擴張;低于50%,則反映制造業經濟衰退。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簡稱CFLP)
地址:中國 北京 月壇北街25號 郵編:100834
電話: 010-68391225 傳真:010-68392179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全球服務貿易聯盟理事長姜增偉一行來訪中物聯座談交流
- 崔忠付主持《汽車零部件物流 塑料周轉箱尺寸系列及技術要求》國家標準預審會
- 關于開展2025年度全國重點企業統計調查的通知
- 中國公路物流運價周指數報告(2025.5.9)
- 中國物流標準大講堂第34期預告:《物流業與制造業融合 物流項目融合水平評價指南》團體標準宣貫
- 關于舉辦“2025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商貿流通數據要素解決方案大賽”的通知
- 2025年4月份電商物流指數為111.1點
- 蔡進會見華為數字能源中國區副總裁宋凱一行
- 中物聯開展關于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工作的“三新學習”
- 2025年4月份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為105點
- 蔡進會見北京工商大學校長郭建華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