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10-27 13:04:56 中物聯物流信息服務平臺分會

信用助力數字供應鏈新發展
——在2023(第六屆)數字供應鏈平臺發展大會暨物流與供應鏈誠信創新論壇上的致辭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崔忠付
(2023年10月27日)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
大家上午好!很高興與大家相聚南京,一同出席“2023(第六屆)數字供應鏈平臺發展大會暨物流與供應鏈誠信創新論壇”。 在此,我謹代表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對出席本次會議的各位政府官員、企業家、專家學者以及新聞界的朋友們表示誠摯的歡迎!對中儲南京智慧物流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對本次會議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當前,我國經濟持續恢復向好,增長動力有所增強。9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2%,時隔5個月首次回到擴張區間。受需求恢復帶動,我國現代物流運行趨穩向好。9月份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為53.5%,環比回升3.2個百分點,物流需求企穩回升,市場活力有所釋放,企業信心穩步增強。現代物流作為國民經濟的“血脈”,其效率的提升對供應鏈的降本增效、促進信息流通、增強供應鏈的穩定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近年來,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加速重構,供應鏈的安全穩定為暢通雙循環、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升國際競爭力提供有力支撐。二十大報告強調要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同時,新一輪科技革命要求加快現代供應鏈創新與業態升級,建立技術、資本、人才、數據等多要素支撐的數字化轉型服務生態?!丁笆奈濉爆F代物流發展規劃的通知》,指出要加強數字化供應鏈前沿技術、基礎軟件、先進模式等研究與推廣,提高供應鏈數字化效率和安全可信水平,規范發展供應鏈金融,豐富創新供應鏈金融產品供給。發揮供應鏈協同服務平臺作用,加強供應鏈安全信息共享和資源協同聯動,分散化解潛在風險,增強供應鏈彈性,確保產業鏈安全。
在此背景下,數字供應鏈平臺應運而生,集成商貿、物流、金融、信用等綜合服務,為擴大需求提供了新空間,為創新發展提供了新引擎,為就業創業提供了新渠道。
目前,我國數字供應鏈平臺的發展進入快車道,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服務模式不斷創新。數字供應鏈平臺通過數字化技術,聚焦于客戶需求,提供更高效、智能和柔性的服務。同時,數字供應鏈平臺也在拓展新的服務領域,如供應鏈金融、車后市場、協同一體化等,進一步提高了供應鏈的效率和靈活性,實現了上下游的協作和溝通。
二是技術應用不斷深入。數字供應鏈平臺的快速發展得益于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廣泛應用,供應鏈中采購、生產、倉儲、物流以及銷售等各環節得以實現數字化,并通過平臺實現數據的流轉和響應,最大程度的減少人為因素的干預,確保了數據傳遞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三是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供應鏈各方企業數字化轉型以及對供應鏈全程可視化、成本最優化的需求是數字供應鏈平臺市場的主要增長動力。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制造業和消費市場,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測算,2018年度數字供應鏈市場規模為8.25萬億元,到2022年度增長至27.2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6.94%,預計到2023年數字供應鏈市場規模將突破32萬億元。
總體而言,我國數字供應鏈平臺的發展前景廣闊,但也面臨著諸多的挑戰,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數據流轉效率有待提高。從物流組織與管理的角度看,橫向連接產業,縱向串聯多種運輸方式,各主體間數據要素構成不同,數據傳輸接口不同,導致數據交互效率低下,數據孤島頻繁產生。數字供應鏈平臺的出現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標準化問題,但數據流轉效率依然有待提高。
二是安全可信水平亟待提升。在數字供應鏈平臺發展的過程中,涉及到海量數據的傳輸和存儲,數字供應鏈平臺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機制,保障數據的真實性、安全性和隱私性,提升數據質量和保障數據安全。
三是供應鏈金融風險難以把控。物流行業融資難、融資貴是長久以來制約物流企業做大做強的重要因素,供應鏈平臺的出現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可能,即通過數字供應鏈,基于業務數據為上下游企業提供金融產品。在這一過程中,諸如風控模型建立難、信用評價互認難、重復質押判斷難等痛點依然存在,需要加強與金融機構的合作與交流,共同推動供應鏈金融風險把控水平的提升。
在今天的大會上,中儲南京智慧物流科技有限公司將舉行數字供應鏈發布儀式,作為物流與供應鏈行業的領先企業,中儲智運一直在數字供應鏈發展領域積極探索,集成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前沿技術,升級打造數字供應鏈平臺,實現了去單證化的動態信用流轉,構建物流指數、商品指數、信用分等各類數字產品,為現代流通體系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三年來,中物聯在相關政策的引導和支持下,圍繞物流供應鏈平臺信用體系建設制定了《網絡貨運平臺實際承運人信用評價體系》和《網絡貨運平臺業務數據驗證》等一系列技術標準,為降低供應鏈金融風險提供了技術支撐。
《網絡貨運平臺實際承運人信用評價體系》是落實交通運輸部、國家稅務總局印發的《網絡平臺道路貨物運輸經營管理暫行辦法》中關于明確實際承運人準入退出機制、建立對實際承運人的信用評價體系的有效指導性標準,對降低企業內部管理風險,維持市場秩序有著積極作用。同時,為網絡貨運經營者未來拓展實際承運人相關金融、保險業務奠定堅實的數據基礎。
《網絡貨運平臺業務數據驗證》主要針對網絡貨運平臺在金融貸款、保險服務中無優勢話語權問題,聯合金融保險機構,以網絡貨運平臺實際交易數據為依托,根據金融、保險服務的業務特點,對網絡貨運平臺上產生的運單數據進行校驗,確保平臺業務的真實性,適應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方式,在合規的基礎上滿足商業監管的要求,為網絡貨運企業增信提供重要依據。
中物聯作為唯一的全國性物流與供應鏈的綜合性的行業組織,將繼續重視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持續開展誠信宣傳,以政策為導向,以標準實施為重要抓手,進一步完善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助力企業以信用為紐帶,連接上下游,為數字供應鏈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各位來賓,建立健全我國物流與供應鏈行業信用體系,需要政府部門、行業組織及企業的共同努力,希望我們物流與供應鏈同仁齊心協力推動行業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信用環境,為提升物流運行的質量和效益,打造現代物流強國做出更大的貢獻。
最后,預祝本次大會取得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