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聯合會專區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聯合會快訊 > 綜合快訊 > 正文

何黎明:構建中國現代物流發展新模式 夯實物流高質量發展基本盤

發布時間:2024-01-20 14:10:58 研究室

構建中國現代物流發展新模式

夯實物流高質量發展基本盤

——2023年我國現代物流發展回顧與展望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黨委書記、會長 何黎明

2024年1月20日

微信圖片_20240120140738

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

歲末年初,冬去春來。非常高興和大家齊聚一堂,共同參加“第七屆貨運物流行業年會”。首先,我代表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向有關部門代表和與會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

回顧2023年,我國告別三年疫情,經濟實現恢復發展,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全年均值為49.9%,高于2022年0.8個百分點。物流需求穩步復蘇,預計全年社會物流總額將達350萬億元,我國仍是全球需求規模最大的物流市場。進入“十四五”時期,特別是疫情三年以來,現代物流在國民經濟中的產業地位持續提升,發展模式穩步轉換,制度保障更加完善,正在進入新的階段。

一是物流市場實現恢復增長。1-11月份,物流業總收入為12萬億元,同比增長5%。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全年平均為51.8%,高于上年3.2個百分點。快遞業務量達1320億件,連續十年穩居世界第一。國家鐵路完成貨物發送量39.1億噸,再創歷史新高。民航貨郵運輸量735萬噸,基本恢復至2019年水平。我國物流市場總體恢復增長,但要保持中高速增長難度較大,需要引起大家重視。

二是提質增效降本穩步推進。前三季度,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為14.3%,預計全年將維持在較低水平。隨著疫情防控平穩轉段,第三產業占比逐步恢復,物流堵點全面打通,社會庫存流轉加速,物流運行效率得到提升。但是我們也看到,社會物流需求仍處在恢復期,供大于求的局面有所加劇,公路貨運、航空航運價格低迷,依靠單一物流企業、單一物流環節降本空間縮小。《“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提出推動物流提質增效降本,就是要引導通過效率提升、質量升級來創造降本新空間。

三是供應鏈物流引領轉型發展。首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在北京開幕,供應鏈協同發展成為共識。商務部等8單位審核公布的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企業達250家、示范城市33個。一批大型制造企業、流通企業以物流資源整合為切入口,用供應鏈思維統籌開展物流流程優化、組織協同、價值創造,實現物流服務鏈與產業供應鏈深度融合,以物流自主可控增強供應鏈韌性和安全。

四是一流企業提升產業競爭力。截止到年底,我國A級物流企業達到9600家。2023年中國物流50強企業,物流業務收入合計超過2.3萬億元,千億級規模企業已經達到5家。智慧物流企業穩健成長,網絡貨運平臺企業預計超過三千家。國資委開展推動創建世界一流“雙示范”行動,一批物流企業納入名單。面對需求不振壓力,一流企業夯實價值創造力、網絡聯通力、產業融合力、創新驅動力、應急響應力,逆勢保持穩定增長,有力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五是創新驅動打造新質生產力。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推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與傳統物流要素緊密結合,催生新產業、新模式和新業態。數字物流平臺創新發展,持續賦能中小微企業走上“數字高速公路”。智慧物流大腦、物流大模型、數字倉庫、智能駕駛等成為行業熱點,正在改變物流發展方式。我國承擔的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創新物流技術委員會正式獲批,助力我國創新發展標準與國際接軌。

六是物流網絡布局均衡發展。據第六次全國物流園區調查顯示,全國規上物流園區超過2500個。重大物流基礎設施布局建設加快,國家物流樞紐達到125個,示范物流園區100個,骨干冷鏈物流基地66個。25個城市推動國家綜合貨運樞紐建設。中西部地區物流設施補短板初現成效,助力區域產業布局調整優化。海外倉等跨境物流設施布局加快。物流大通道穩步發展,中歐班列累計開行超8.2萬列,通達歐洲25個國家217個城市。國內高鐵貨運班列正式開行,為支撐擴大消費送上物流“加速度”。

七是綠色低碳物流影響提升。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開始試運行,物流領域受到關注。國務院發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提出大力發展綠色運輸體系。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正式推出物流行業公共碳排計算器,標志著國際國內碳排放互認工作啟動。郵政快遞車、城市配送車等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開展試點,新能源中重型貨車特定場景應用啟動,綠色包裝得到推廣。一批物流企業紛紛發布ESG報告,彰顯社會責任、使命擔當。

八是制度保障優化營商環境。物流降成本工作積極推進,大宗商品倉儲用地的土地使用稅和掛車購置稅享受減半征收,交通物流領域金融支持政策延續實施,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實現優化。高速公路差異化收費、新能源商品汽車鐵路運輸獲得支持,一批便利通關、便利通行政策得到推廣,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隨著全國物流統一大市場建設推進,各部門形成政策合力,物流制度保障更加完善,營商環境更加優化,激發企業活力和信心。

各位來賓,剛剛過去的一年我們收獲了豐碩的成果,也要直面緊迫的問題。2023年以來,結構調整疊加有效需求偏弱,社會物流總額增速低于GDP增速,顯示物流需求仍處于恢復期。會員企業調研顯示,反映需求不足的企業占比較多,企業經營普遍承壓。行業新動能短期內難以撬動存量大市場,我國現代物流正進入“溫和”增長階段。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現代物流發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這對現代物流發展模式轉換提出了更高要求。總體來看,我國傳統物流“低價格、低效率、低效益”的發展模式已經無法適應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隨著物流市場增速放緩,降本壓力難以傳導,亟需向現代物流發展新模式轉變,尋找新時期發展的戰略路徑。

總體來看,打造現代物流發展新模式要激發物流需求側變革動力。充分發掘制造企業、流通企業物流改造升級潛力,深度整合資源、切實優化流程、主動對接供給,把降低物流成本轉換為增加企業利潤,形成工商企業新的“利潤源”。

打造現代物流發展新模式要再造物流全鏈條組織方式。引領物流企業從單一環節競爭向綜合物流競爭、供應鏈競爭轉變,提供供應鏈一體化物流解決方案,逐步從低附加值服務向高附加值賦能轉變,形成物流企業新的“增長點”。

打造現代物流發展新模式要用好物流新質生產力。充分發揮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在物流領域的應用,大力發展數字經濟,重構數字共享、協同共生的智慧物流生態體系,助推物流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彎道超車”。

各位來賓,現代物流發展新模式是追求“高效率、優服務、高質量”的可持續發展,有望打開物流市場廣闊的空間。我們要堅定信心、守正創新,堅守現代物流發展事業,推進中國式現代物流體系建設。我們相信,“物流強國夢”正在加快向我們走來。

展望2024年及未來一段時期,我國現代物流有望呈現一些新趨勢:

一是大盤穩定,市場保持溫和增長。隨著財政政策適度加力、貨幣政策靈活適度,物流需求總體穩定,最終消費持續復蘇,帶動生產、進口需求穩步回升,市場溫和增長將成為常態。

二是結構調整,需求貢獻持續分化。依托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消費端對物流需求貢獻將穩步增長;制造業向中高端邁進,生產端精益物流、供應鏈服務成為增長點。服務體驗、履約能力、安全可控將更為重要。

三是提質增效,降低成本仍有空間。我們要認識到,降低物流成本不是簡單降物流價格,也不是擠壓各方利潤水平,而是聚焦提質增效,通過資源整合、流程優化、信息對接、減少浪費,系統性結構性降成本空間巨大。

四是產業融合,全鏈條系統化整合。物流業與制造業、商貿業、農業深化融合,構建具有產業特色的物流服務鏈,打通產業供應鏈全鏈條,實現雙鏈聯動、協同發展,有望成為供應鏈新的利潤源。

五是市場導向,規模化集約化成長。市場增速放緩期往往是規模企業快速成長期。骨干物流企業和平臺企業競爭力持續提升,兼并重組、聯盟整合、平臺建設持續發力,構建協同共生的產業生態,市場集中度將穩步提升。

六是韌性安全,保供穩鏈更為迫切。我國經濟加快融入國際市場,屬地生產、全球流通成為趨勢,需要增強國際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部分重要商品國際依存度仍然偏高,物流保供穩鏈作用將更加突出。

七是設施聯通,物流網絡高效暢通。基礎設施深化互聯互通,國際物流大通道不斷延伸拓寬,帶來經貿發展的新機會。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日益完善,物流基礎設施加強資源集聚,有望帶動區域經濟進一步轉型升級。

八是創新驅動,數字化轉型提速。數字經濟正在成為改造傳統產業的抓手,國家提出新質生產力,就是要發揮數字經濟、平臺企業的優勢,推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傳統產業將全面擁抱互聯網,再造物流發展新模式。

九是綠色低碳,提升物流社會價值。美麗中國建設加速推進,我國重啟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物流行業作為移動源重要的排放領域,物流減排成本逐步轉變為社會價值,將助力行業全面向綠色低碳轉型。

十是多方合力,行業共治統籌協調。現代物流領域政府協同、政策合力,政策措施將更加有效,增強政策獲得感。行業協會組織深化橋梁紐帶作用。政府、協會、企業多方合力,政府監管、企業平臺自治、協會自律,推進行業協同共治取得共識。

各位來賓,中國物流發展新模式的轉換將激發產業升級的新活力。貨運企業是物流行業的基礎骨干力量,發展潛力空間巨大。廣大物流企業和上下游的制造企業、流通企業要深化戰略合作、實現融合發展,共創中國物流發展新模式,夯實物流高質量發展的基本盤,助力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

在新春佳節到來之際,我代表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祝大家新春快樂、萬事如意!謝謝大家!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