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7-05 21:00:00 中國新聞網

國新辦5日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金壯龍在會上表示,將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強化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金壯龍介紹,工業和信息化部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落實全國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部署,與各方一道,推動新型工業化取得一系列新進展新成效。
形成了全、多、大的獨特優勢。用三個字概括,一個是“全”、一個是“多”、一個是“大”。“全”就是體系全,我國擁有41個工業大類、207個中類、666個小類,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多”就是品種多,各種制造業都有,500種主要工業產品中,我國有220多種產品產量位居全球第一。“大”就是規模大,2023年我國全部工業增加值達到39.9萬億元,占GDP比重31.7%,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26.2%,占全球比重約30%。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步伐加快。2023年,高技術制造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15.7%,裝備制造業占比達33.6%。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持續推進,重點工業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80.1%、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62.9%。人工智能正深層次賦能新型工業化,培育421家國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廠。綠色制造加快推進,“十四五”前兩年,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6.8%。2021-2023年,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20.3%。2023年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量約22億噸,利用率達到54%。
產業科技創新能力持續提升。布局建設了30個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覆蓋動力電池、人形機器人、高性能醫療器械等領域,建立23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178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特別是我國部分重點領域取得一批創新成果,C919大型客機已經有6架交付東航,已經開通上海飛北京、西安、成都、廣州的航線。ARJ21新支線飛機共交付139架,其中交付海外3架。國產第一艘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投入商業運營。“嫦娥六號”實現了月背采樣返回,6月28日國家航天局舉行了月球樣品交接儀式,一共1935.3克樣品。國產最大直徑盾構機“京華號”投入使用,智能6行采棉機實現量產。
企業實力也不斷增強。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達50.1萬多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46.3萬家。產業鏈骨干企業加快壯大。專精特新企業不斷涌現,累計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超過14萬家,其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2萬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1557家。
金壯龍表示,這幾年,我國信息通信業發展比較快,信息通信業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我國累計建成5G基站383.7萬個,占全球比重還是比較高的,達60%以上,實現了“市市通千兆”“縣縣通5G”“村村通寬帶”。算力總規模位居全球第二。工業互聯網初步建成網絡、標識、平臺、數據、安全五大體系。商用牌照發放5年來,5G應用已經融入千行百業,在工業、電力、礦山、醫療、教育等領域實現規模推廣。
金壯龍指出,我國工業發展雖然取得長足進步,但總體上講,仍處在由大變強、爬坡過坎的重要關口,關鍵核心技術、產業基礎能力等方面還存在突出短板,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困難依然較多。我們將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強化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設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真抓實干,善作善成,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成績,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全球服務貿易聯盟理事長姜增偉一行來訪中物聯座談交流
- 崔忠付主持《汽車零部件物流 塑料周轉箱尺寸系列及技術要求》國家標準預審會
- 關于開展2025年度全國重點企業統計調查的通知
- 中國公路物流運價周指數報告(2025.5.9)
- 中國物流標準大講堂第34期預告:《物流業與制造業融合 物流項目融合水平評價指南》團體標準宣貫
- 關于舉辦“2025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商貿流通數據要素解決方案大賽”的通知
- 2025年4月份電商物流指數為111.1點
- 蔡進會見華為數字能源中國區副總裁宋凱一行
- 中物聯開展關于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工作的“三新學習”
- 2025年4月份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為105點
- 蔡進會見北京工商大學校長郭建華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