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11-16 12:08:14 學會工作部

向“新”而行 提“智”增效
培育發展物流新質生產力 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
——在2024年(第二十三次)中國物流學術年會上的致辭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 何黎明
2024年11月16日 河北·廊坊
很高興與大家一起相聚在廊坊,共同參加2024年(第二十三次)中國物流學術年會。首先,我代表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對本次年會的順利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向河北省商務廳、廊坊市委、市政府、廊坊市商務局以及廊坊銀行、廊坊市國資商貿物流投資集團對本次年會成功召開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2024年,是深入實施“十四五”規劃的攻堅之年,也是物流行業備受關注的一年。今年2月份,物流議題首次列入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物流是實體經濟的“筋絡”,必須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7月份,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寫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這對于提升現代物流戰略地位,推動現代物流高質量發展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義。
今年以來,我國物流運行總體保持平穩。前三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258萬億元,同比增長5.6%。物流業總收入10萬億元,同比增長3.7%。物流業景氣指數平均值為51.3%,細分市場領域分化有所加大。電商和航空等細分領域保持較快增長。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1200多億件,同比增長22%;民航業完成貨郵運輸量近650萬噸,同比增長24.4%。公路、鐵路、港口等細分領域增速較為平緩。公路貨運量完成超過300億噸,同比增長3.1%;鐵路貨物發送量完成29億噸,同比增長1%;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30億噸,同比增長3.4%。部分企業經營壓力有所加大。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重視現代物流發展,我國物流業取得重大成就。目前,我國是全球物流需求最大的市場。物流企業群體持續壯大,A級物流企業超過1萬家。規模以上物流園區超過2700家,“通道+樞紐+網絡”的運行體系初步形成。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涌現,智慧物流引領行業創新發展。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14.1%,全社會物流成本穩步降低。我們也看到,隨著市場規模基數擴大,物流需求增速逐步放緩,市場供過于求局面將長期存在,傳統粗放式低水平競爭難以為繼。同時,隨著產業升級、消費升級,對物流供給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總體來看,我國物流業正在從規模速度擴張進入質量效率提升的新階段,迫切需要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強科技創新,加快培育壯大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逐步用新的生產力取代和改造傳統生產力,不斷滿足和創造新的需求,轉變物流發展方式、轉換物流發展路徑,通過調結構、促改革,助力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推動我國從物流大國向物流強國加快邁進。
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全球科技創新空前活躍,催生一批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推動生產力迭代躍升。現代物流業作為重要的生產性服務業,具有廣闊的技術應用場景,發展新質生產力可以說空間巨大。
當前,黨中央、國務院提出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需要強調的是,降低物流成本絕不是單純降低物流價格,而是通過延伸服務、創新模式,推動物流提質增效來降成本。發展物流新質生產力,以技術創新驅動管理創新、模式創新、制度創新,推動物流發展方式從價格競爭向價值競爭轉變,釋放物流降本增效的新路徑,將為現代物流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有以下幾個方面我們需要重點關注:
一是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我國龐大的物流產業規模是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支撐。隨著新興技術日益成熟,設備成本逐步下降,企業投資積極性加快提升。我們看到,前兩天在上海剛剛結束的亞洲國際物流技術與運輸系統展覽會規模再創新高,立體貨架、自動分揀機、無人叉車等設施裝備需求旺盛。通過數字化轉型、智能化改造、標準化升級,助力物流產業加快數字化、智能化、高端化發展,有效提升運行效率,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競爭力,夯實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產業基礎。
二是推進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發展綠色低碳經濟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方向。當前,我國物流業能耗總體偏高,也是重要的移動排放源,能耗成本和減排壓力加大。近年來,隨著“美麗中國”全面推進,太陽能光伏、風能發電成本降低,新能源物流車推廣普及,新型儲能技術商業化應用,托盤共用、綠色包裝得到政府支持。通過綠色技術改造傳統物流業,顯著降低企業能耗和排放水平,推動構建清潔低碳的物流發展方式,帶動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
三是促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數字經濟時代,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動力。近年來,智慧物流新業態蓬勃發展,涌現出一批有代表性的數字物流平臺。截止到目前,我國網絡貨運平臺超過3000家,在公路貨運、倉儲配送、供應鏈管理等領域涌現出一批優秀平臺企業。海量數據和豐富場景優勢顯現,推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傳統產業全面擁抱互聯網,有效賦能供應鏈上下游中小企業,推動數字經濟做強做優做大,重構現代物流發展生態。
四是加強物流科技自立自強。良好的科研創新環境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求。新質生產力來源于科技創新,除了重視基礎理論的創新,物流業更多是技術應用的創新。在這方面,中國物流學會組織開展產學研結合工作,團結形成了一批產學研基地,探索構建龍頭企業牽頭、高校院所支撐、創新主體相互協同的創新聯合體,加強創新要素集成和科技成果轉化,及時將科技創新成果應用到物流產業和供應鏈領域中來。牢牢扭住自主創新這個“牛鼻子”,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五是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保證產業體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著力點。當前,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產業發展和分工格局深刻調整,產業鏈重組、供應鏈重構、價值鏈重塑持續深化,對于物流保供穩價提出艱巨任務。越來越多的制造企業、商貿企業與物流企業深化合作、融合發展,通過戰略互信、流程互聯、信息互通、資源共享,深化供應鏈上下游協同,確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拓展降本增效新方向。
六是培育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標志是形成一批新的主導產業。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歷史機遇,利用物流大市場和多場景特點,系統推進技術創新、市場化發展和產業生態建設,推動低空無人配送、無人駕駛、物流機器人、產業互聯網、數字供應鏈等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有序發展,加強智慧園區、智能樞紐等物流新型基礎設施改造升級,尋找產業轉型升級新賽道,構筑未來發展新優勢。
各位來賓,培育發展物流新質生產力,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是時代賦予我們的重大機遇,是塑造新動能新優勢,推動現代物流高質量發展的戰略任務,更是建設現代物流體系,邁向物流強國的必由之路。我們要認準方向、系統謀劃、分步推進,做好物流新質生產力的培育工作。這對于學術工作者和企業家同樣重要。我想就此提幾點建議:
一是加強市場頂層設計。更好發揮規劃、政策、標準引領作用,抓好現代物流“十四五”規劃落實,貫徹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的任務要求,推動發展引擎和市場資源向新質生產力轉換、轉移和集聚,超前布局前沿基礎研究。優化產業政策支持方式,合理引導新興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在數字經濟、低空經濟、無人駕駛、人工智能等領域培育一批物流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實現產業結構變革。
二是深化產學研用協同。注重推進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瞄準物流市場需求和行業痛點推進技術創新,以創新能力建設推動產業升級換代。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激發經營主體活力,夯實科技中介服務體系建設,積極開展聯合技術攻關,形成激勵科技創新、科技成果轉化與應用的市場機制和環境氛圍。
三是鏈接產業鏈供應鏈。瞄準打造自主可控的產業鏈供應鏈,圍繞新質生產力科學布局科技創新、產業創新和業態創新。沿著產業鏈部署創新鏈、通過創新鏈銜接供應鏈,跳出“物流”看物流,緊扣供應鏈物流創新需求,構建雙鏈融合、高效集約、韌性安全的供應鏈物流網絡,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供應鏈集群和組織中心。
四是培育創新人才隊伍。有序推動人才鏈與創新鏈的協同發展,大力推進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通過學科建設、專業布局、實習實訓,培育符合新質生產力要求、面向時代需求的高素質人才隊伍。暢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環,完善人才培養機制,激發人才的創造力和活力。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企業家精神、工匠精神,造就一支高水平的科學家、企業家和勞動者隊伍。
五是完善創新發展環境。培育發展符合新質生產力需要的新型生產關系,優化市場準入和監管體制,對平臺經濟、低空經濟、無人駕駛、人工智能等新產業新業態推進包容審慎監管,給予適度容錯空間,創造自由寬松的創新環境。深化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薪酬和評價制度改革,建立鼓勵產學研結合的體制機制。適應新質生產力融資模式和特點要求,發展耐心資本。
各位來賓,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進現代物流高質量發展,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的內在要求和重要抓手。今天我們組織召開中國物流學術年會,吸引了來自產學研各界的代表,搭建了溝通交流、合作共贏的重要平臺。我們要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引導創新資源要素集聚,推進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人才鏈協同發展,形成新質生產力的合力,推動我國現代物流體系建設,攜手共進邁向物流強國,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
河北省是全國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廊坊市具有發展現代商貿物流的區位優勢和技術優勢,正是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良好時機。廊坊商貿物流中心建設作為全市1號工程,得到各方的重視和支持,有望培育形成城市新的增長極。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中國物流學會將全力支持河北省、廊坊市商貿物流產業創新發展,助力推進廊坊市商貿物流取得突出優異成績,譜寫商貿物流發展新篇章!
最后,預祝本次大會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全球服務貿易聯盟理事長姜增偉一行來訪中物聯座談交流
- 崔忠付主持《汽車零部件物流 塑料周轉箱尺寸系列及技術要求》國家標準預審會
- 關于開展2025年度全國重點企業統計調查的通知
- 中國公路物流運價周指數報告(2025.5.9)
- 中國物流標準大講堂第34期預告:《物流業與制造業融合 物流項目融合水平評價指南》團體標準宣貫
- 關于舉辦“2025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商貿流通數據要素解決方案大賽”的通知
- 2025年4月份電商物流指數為111.1點
- 蔡進會見華為數字能源中國區副總裁宋凱一行
- 中物聯開展關于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工作的“三新學習”
- 2025年4月份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為105點
- 蔡進會見北京工商大學校長郭建華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