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聯合會專區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聯合會快訊 > 綜合快訊 > 正文

蔡進在第十六屆全國物流科技創新大會上的致辭

發布時間:2023-09-13 12:04:50 科技信息部

在第十六屆全國物流科技創新大會上的致辭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 蔡進

2023年9月8日

136837

尊敬的汪所長、宿處長、廖秘書長、翟主任、王會長,各位來賓,非常高興能夠參加今天的會議,也非常感謝濟南市人民政府為這次會議成功舉辦給予大力支持。也祝賀獲得2023年度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科學技術獎的單位和個人。借此機會,我就當前物流科技的發展談幾點體會。

第一方面要充分認識當前我國物流科技發展的迫切性和內在要求。這些年來,我國現代物流的發展取得了非常好的成就。從總量來看,2022年社會物流總額達到347萬億,物流發展基本滿足國民經濟的高效有序發展。但我們也要看到,10年前,物流總額的增長,是遠遠超過GDP的增長,但最近這10年基本上是和GDP增長持平,有時候甚至還低于GDP的增長。那說明什么?說明國民經濟增長,對物流的要求更高了,不僅僅要求物流規模的擴張,更要求質量的提高,要求賦能于國民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從物流市場來看,物流業務總收入,2022年已經達到了12.7萬億,增長非常快。這個數據非常有意思,它始終是高于GDP的增長,疫情期間有波動,10年來年均增速超過8%。所以從這個角度講,物流市場是我國目前最具有活力的市場之一。

從物流企業發展來看,物流企業這些年發展非常快,企業的能力在不斷提升,規模在不斷擴張。目前,更多的企業在做完整的物流業務解決方案,而不僅僅是傳統的倉儲、運輸,所以能力在提升,規模也在不斷的擴張。17年前,我們的物流50強,第50名規模不到2億,去年物流50強,第50名的規模已經達到了77億,呈突飛猛進的增長態勢。很多物流企業也具備了國際化水平,像今天在座的京東、順豐、菜鳥等等。

在物流降成本方面,也取得非常好的成就。10年前,我們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是18%,今年上半年已經降到14.5%,出現了一個新低。降成本的十幾年發展,也使物流的發展取得非常好的成效。

另外,我們的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也具備了一定規模,截止2022年底,公路已經達到535.5萬公里,鐵路達到15.5萬公里。

綜合這些情況,我個人判斷,我國的物流服務體系已經基本形成。但是另一方面,我們的物流服務能力亟待提升。剛才講到的物流成本數據,雖然降到14.5%,但三年以來,基本是在14.5%到14.7%之間徘徊。那我們應該反思,現在的物流組織能力是不是已經進入到平臺期,怎么突破它?

從這個角度講,我國現代物流的發展,不僅僅是物流體系的建設,更重要的是物流能力的提升,所以今天的會議主題提出了“智慧強鏈”,通過物流科技來推動物流由大到強的高質量發展。當前物流科技的發展,對未來物流領域高質量發展既具有迫切性,又具備內在要求。這是我們要充分認識的第一個方面。

第二方面要客觀的把握物流科技發展的關鍵。目前,有很多技術在物流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歸納起來大概3個方面:一是無人技術,包括無人機、無人倉、無人港,無人駕駛技術;二是物聯網技術,萬物互聯;三是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等。還有新能源技術的利用,它是一種科技,可以用到物流也可以用到其他領域。嚴格意義來講,無論是無人駕駛技術、物聯網技術,還是人工智能技術,不能夠把它等同于物流科技,只有把這些先進技術和現代物流組織方式相融合起來才叫做物流科技,而這個融合過程的關鍵就是推動物流數字化的進程。所以數字化和數字技術不是一碼事,或者說物流科技和剛才我們講的技術也不是一碼事,我們要對物流科技有一個準確的把握。

第一,物流科技的關鍵是通過技術的應用來推動物流數字化的進程。通過物流的數字化,或者說通過數字化的鏈接,把企業與企業之間,產業與產業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有機鏈接到一起,這樣才能形成更大的甚至是無限的發展空間。

第二,通過物流數字化的共生特征,拓展發展空間,形成共生生態。一是把物理世界,和對應的數字世界,虛擬世界,有機的結合起來,形成一個更大的發展空間。二是在這個共生過程中,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興的共生生態,這樣的生態對未來的物流發展至關重要。

第三,通過物流數字化,提升整個物流甚至整個供應鏈的整體創新能力。數字化的創新,是整體性的,不是某個環節。數字化的創新一定是通過數字化的鏈接,從開始一直傳導到終端,它是一個整體的創新過程。通過數字化的整體創新過程,推動物流進入到一個無限創新的高質量發展的基本方向。

第三個方面要把握住物流數字化發展的基本目標和基本方向。我覺得有這樣幾點:

第一,要通過物流的數字化來提升或者賦能物流本身,賦能其他產業的價值和創造能力的提升,這很關鍵。我國進入到一個高質量發展階段,要強國,要民族復興,只做降本增效不行,一定要做價值創造。今天有中國物流這樣的央企來到現場,對于央企,國資委提出兩件事,第一是價值創造,第二是要做世界一流企業,很重要的標志就是能夠實現你的價值創造的能力。唯有數字化的無限鏈接才能真正提供價值創造的空間。

第二,要通過物流的數字化來實現組織協同能力的提升,落腳點是實現產業鏈。我們現在做物流更多的是做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叫資源整合,做的不錯;第二件事情叫流程優化,也做的不錯。現在一個成熟的物流企業,或者一個成熟的供應鏈企業,它更多的是在做組織協同的事情,企業之間、產業之間的經營層面的協同,管理層面的協同,甚至是戰略層面的協同。通過協同,最終形成產業鏈,只有基于產業鏈的過程,才能夠真正的創造價值,或者實現價值鏈。從這個角度講,做物流數字化的進程,我個人的認識就是通過物流的數字化來實現上下游產業的無限鏈接。把鋼鐵和汽車產業融合到一起這才叫產業鏈,一個產業不叫鏈,只是在產業內部企業之間的鏈接。

第三,要通過物流的數字化來實現物流的柔性和敏捷服務能力。現在整個物流的組織方式在發生變化,小批量多批次,低庫存甚至零庫存是現在組織方式。這樣的組織方式,用過去的物流組織方式很難實現,必須通過數字化來實現。通過數字化來提高我們敏捷的柔性的甚至是個性化的定制化的服務能力的提高,才真正能夠滿足于或者說服務于當前的物流組織方式的轉變。

第四,要通過物流的數字化進程來保障整個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和安全。

做高質量發展強國,產業鏈的自主可控和韌性安全是必須的。應該說在韌性和安全方面,我們有很大的差距,差距不僅僅是在于我們的關鍵技術跟別人比有差距,包括我們的物流組織方式、物流布局都有差距。所以在保障韌性和安全的過程中,一方面要考慮到關鍵技術的不斷創新,更重要的是從產業鏈韌性和安全角度來考慮物流布局、物流組織方式以及組織能力的提升。

第五,要通過數字化來實現低碳綠色、可持續發展。無論低碳發展還是綠色發展,根本落腳點是可持續。要做到物流領域的可持續發展,必須通過數字的鏈接方式,實現物流鏈或者產業鏈的綠色發展。某一個環節的綠色發展,遠遠不夠。真正實現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一定是通過物流推動整個產業鏈的綠色發展,那才叫綠色化,而綠色化背后的落腳點是要實現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在全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中國物流行業的綠色發展承擔了一種歷史使命。

今天,全國現代物流科技創新大會在濟南召開,我覺得非常有示范意義。昨天跟市政府的領導一起做交流,我印象非常深刻。山東的物流發展走在全國前列,濟南的物流發展取得了非常好的成就,有幾個數據可以證明:2022年,濟南市的5A級企業19家,規模以上物流企業316家,營業收入達到了883.5億,是非常龐大的一個物流市場。國際物流的發展非常好,有13條中歐班列,通達20個國家,47個城市,開行量已經突破了800列。濟南現代物流發展取得的突出成就離不開物流科技的賦能。今年,濟南市獲得2023年度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科學技術進步獎有近10個項目,涉及冷鏈、倉儲管理、綠色低碳技術等多個領域,對濟南市和整個山東的物流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也期待山東省濟南市的現代物流發展會越來越好,更上一層樓。最后祝愿本次會議圓滿成功,謝謝各位!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