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3-25 09:35:54 新華網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所長王鳳忠24日說,2020年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營業收入超過23.2萬億元,較上年增加1.2萬億元,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67.5%。當前科技對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貢獻率已達到63%。
這是記者24日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舉辦的科技創新引領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的。
王鳳忠說,“十三五”時期,科技為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穩定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在生鮮農產品動態保鮮與冷鏈物流、產地初加工、小麥制粉、低溫榨油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技術突破,制粉、榨油、榨汁、畜禽屠宰分割等關鍵核心裝備實現從依靠引進向自主制造轉變,自主創新能力明顯增強。
他同時表示,雖然科技助力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成效顯著,但實際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如許多農產品加工環節需涉及的關鍵酶制劑和配料依賴進口;生鮮農產品產后損耗大,在綠色精準的減損保鮮技術、智能化的冷鏈物流技術上存在短板;農產品從初加工到深加工、生鮮到熟制的梯次加工技術缺乏,導致加工附加值低。
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孫坦說,未來中國農業科學院將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推動全產業鏈優化升級,力爭到2025年,實現農產品加工轉化率從67.5%提高到80%左右,結構布局進一步優化,市場競爭力大幅提高。
他表示,“十四五”期間,將以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為著力點,統籌支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協調發展。推進要素集聚,支持地方建設一批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創建一批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推進科技創新,攻克一批農產品加工工藝和設備瓶頸難題,集成創制一批科技含量高、適用性廣的加工工藝及配套裝備;推進主體培育,促進循環利用、高值利用和梯次利用,努力實現以產業振興帶動鄉村全面振興。
每日 推薦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
- 新版《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 【湖南】今年建設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1.9萬個
- 船舶免費過閘政策正式實施 船民企業共享“水運紅利”
- “五一”假期全國快遞包裹攬投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 【浙江】寧波金華海陸聯動補鏈強鏈通途萬里